这些风投在关注90后创业者,他们的投资喜好和风格你必须知道

 2014/09/21 13:33  王莉莎 《赢未来》  (364)    

关注90后创业者的风投们

今年8月,IDG创投基金创始合伙人熊晓鸽宣布新设1亿美元规模的“IDG90后基金”,专门投资90后创业者以及围绕年轻一代生活方式的需求变化的创业者。而在筹备“IDG90后基金”的一年间,IDG资本(IDG创投旗下公司)已一口气投资了15位90后创业者。另一个事实却是,在此之前的十多年里IDG资本从未投过任何大学生的创业项目。熊晓鸽将眼下的举措解释为:“90后创业者的时代已经到来,投资和支持90后,是为了抢占行业先机和制高点。”

无独有偶,两个月前,由航班管家联合创始人邓永强等人及机构联合发起的创业魔法学院宣布,将推出针对90后互联网创业的虚拟孵化器“F90魔法加速器”,主要面向25岁以下的互联网创业者。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近期也在国际创新峰会Techcrunch的“XFounderNight(创始人之夜)”高调宣布:“TMT领域早期创业项目到了85后、90后主唱的时代……红杉中国愿意从旁佐助!”而光速创投自投资了90后的项目snapchat50万美元,结果获得上千倍的回报后,今年也表示2.6亿美元基金,不少将用于90后创业者。除此之外,国际风投机构如经纬创投,本土基金如英诺天使基金、创新工场等都将目光纷纷投向了90后创业群体。

90后为何在“一夜间”成了风险投资者们的“宠儿”?IDG资本曾在内部做了一个主题为《90后互联网生存状况》的报告,报告显示,90后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且他们的家长都是在中国增速最快的年龄层。这导致90后更注重兴趣和精神层面,他们的精神导向更纯粹,做事情、做决定也更纯粹。当90后们逐渐步入主流社会,成为工作人群、消费人群的生力军时,只有同时代的创业者最懂他们需要什么。

他们最看重创业者什么?

  IDG——对行业有成熟的认知和理解

IDG资本有着几乎固定的投资项目筛选模式:先确定领域,再选产品和创业者。为此,IDG资本会做很多内部的学习和讨论,设想每个领域能够达到的规模。如果需求比较大,就会在这些方面多做关注。在面见创业者之前,IDG的投资者们通常会花时间去了解他所从事的行业。李丰表示,“在和他们沟通的过程中,我只问他为什么做这个行业,希望做成什么样的?如果创业者讲的事情跟我们从这个行业总结出来的道理基本一样,他就是个可投资的对象。”

经纬创投——新奇的产品和观念

经纬创投投资人黎竹岩有着完全不同于IDG资本的投资风格,他认为风投的主题模式是:算命+赌博。在他眼中,90后是一群想象力和逻辑推演不受限制的年轻人,他们有着强大的信息获取能力,擅长打听和验证消息,虽然不见得会被立即加工成深入思考,但却有足够的广度。“他们考虑互联网需求和打法,好比刚出生的孩子拿笔写字,毫无笔章可言,但一些奇奇怪怪的产品和观念就可能由此被制造出来。”以黎竹岩为代表的赌性很强的风投人,更愿多花点时间接触那些有稀奇想法的年轻人,为降低风险,这些风投者也会少拿点筹码,多堵几个项目。

红杉资本——产品能吸引到大量愿意付费的用户

挖贝网曾公布出一份红杉资本内部筛选投资企业的标准明细。其上明确指出,投资者希望创业者能专注于现有的快速增长和变化的市场,且有大量的可以快速接受并且为公司提供的价值付费的目标用户。除此之外,创业项目最好能满足以下条件:

专注——用户只肯为单一的、简单的价值主张付费。

解决方案——找到对用户最重要的一件事,然后提供一种吸引人的解决方案。

差异化思维——换一种方式思考问题,创造新颖的方案,以智取胜。

团队——团队的DNA在最初的90天就能确定。团队的每个成员在自己的领域都是顶尖的。最好的创始人才能吸引最好的团队。

纪律——用很少的钱开创事业,强调纪律和专注。严格控制成本,把钱花在刀刃上。

真格基金——狼性与人性

真格基金创始人王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两年真格基金主要投资给四类典型的年轻创业者:

狼性——聚美优品的创始人陈欧,对市场有敏锐的触觉,能为自己代言;

随性——猛犸创始人季逸超“找没用的事来做”,做创始公司成为探索人生生命乐趣的一个最终极表现;

高大上——格灵深瞳的赵勇以“工程师、科学家改变世界”;

人文关怀——做殡葬电商的王丹,“为最传统的产业,最没有高科技含量的产业带入科技关注和人文关怀”。

投其所好,你可以这样“勾搭”他们

  IDG——校园创业大赛宣讲会

IDG副总裁楼军表示,“IDG90后基金,不会像其他基金那么审慎,会适当地放宽限制。与90后的生活方式相关的项目就会投资,互联网金融、社交工具、O2O应用、技术平台等TMT创业领域都可以。”

过去IDG资本更多的是去商学院鼓励大家创业,现在是主动到学校、90后出没的地方寻找机会。因此,如果你的产品涉及90后的生活方式和喜好,你可以留意近期IDG资本在各大城市不同大学举办的校园创业大赛宣讲会。另外,IDG资本还吸纳了一批85后、90后的投资人,这些年轻的投资人作为IDG资本投资的“参谋”,专门来看90后创业者的项目。因而,错过了校园大赛的你还可以通过微博等社交平台,“勾搭”这些年轻的投资人。

真格基金——车库咖啡里“一见钟情”

许多投资大腕如小米创始人雷军等只投自己熟悉的人、熟悉的产业,排斥“一见钟情”。但真格基金的创始人徐小平完全不同,他投资过在线教育和教育机构,也投过电子商务网站、娱乐媒体和电影等多个行业,而且往往都是初次见面,聊上个把小时就谈妥了投资事宜,属于典型的“一见钟情”。徐小平曾对外表示:天使阶段只有梦想,没有数字,所以“人比模式重要,投与不投,就看这个人的整体素质,要能像猎犬一样闻到机会的气味,让我头脑发热。”除了徐小平,真格基金的另一位合伙人王强,也属于同类。有报道称,在今年科技博客36氪成立了孵化器“氪空间”后,一名创业者仅仅介绍了一分钟,真格基金合伙人王强就决定投资。一个小时之后双方签署了投资协议。最终这名创业者拿到了300万美元的天使融资。

在北京中关村,车库咖啡、贝塔咖啡、3W咖啡等地是徐小平等天使投资人经常光顾的地方。世纪佳缘的创办者龚海燕就是在咖啡馆里用一个小时说服了徐小平投资。

红杉资本——字数最少的商业计划书

根据红杉中国官网显示统计:红杉中国主要投资的四个板块——消费品与现代服务业、科技与传媒、能源与环保、健康产业。自2005年进入中国以来,红杉中国基金共投资了186次,涉及项目153个,其中,互联网软件与服务占59次,其他与互联网相关的投资达49次,总共在互联网领域的投资高达108次,占比高达58%。可见,互联网领域是红杉的投资重点。

红杉中国团队目前管理约20亿美元的海外基金和近40亿元人民币的国内基金,用于投资中国的高成长企业(创业成长期企业)。对于初创项目,红杉资本的投资者们更希望创业者能以字数最少的商业企划书打动他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副总裁谢娜曾表示:“VC/PE们有个不成文的习惯——15分钟即可判断有没有深入的机会。”因此,创业者的商业计划书只要用最少的字数,解释清楚公司目的、现存问题、解决方案、为什么是现在、市场容量、团队、财务,竞争与商业模式即可。

 赞  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5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