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真重,像是沾满那些年的露珠

 2014/10/27 15:13  影峰 原创  (1,130)    

梦真重,像是沾满那些年的露珠不久前做完城市规划的大作业,有同学做的是北京交通,介绍了首都的“首堵现象”,以及丛生的生活在下层的人们的生活状况,看着令人心痛。还清楚的记得,他的PPT最后是以汪峰的《北京,北京》作为背景音乐的。曾经喜欢过这首歌好久,于是,思绪被拉到好远好远……

一. 北京,北京

当我走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

我的心似乎从来都不能平静

除了发动机的轰鸣和电气之音

我似乎听到了他烛骨般的心跳

……

   咖啡馆与广场有三个街区

就像霓虹灯到月亮的距离

 人们在挣扎中相互告慰和拥抱

 寻找着 追逐着 奄奄一息的碎梦

……

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离去

我希望人们把我埋在这里          

在这我能感觉到我的存在

在这有太多让我眷恋的东西

……

 第一次听到的是旭日阳刚翻唱的版本,我又找到了汪峰的原唱,我觉得或许旭日阳刚唱这首歌更能贴近这个阶层人的生活。就像前不久白岩松被说的“”更真实,但汪峰沙哑的歇斯底里,终是带给我更多的感动。

 那个时候还未上大学,还没有来过北京,也没有想到以后真的能够来北京,还不知道北京的许多故事。只是,只是如许多北漂的人一样,有着一颗对北京的向往之心。或许更多的,是崇拜,是敬仰,那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只是我的小小心灵里的一个大大的梦想,我不会把它说出来,但也绝不会忘记。就像史铁生说过,“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说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所以,我收藏着我的梦想,然后去义无反顾的努力。
   “记忆里,那些时光,亮到难忘,后来才懂,那叫偶像”。我想,那锦瑟年华里,北京就是我的一个偶像,当做偶像,自是不曾幻想要去实现的。所以,这是很多时候连我自己都说不清楚的感觉,或许,只是一个要变为更好的自己的契机。
    就像盛淮南之于洛枳。

 而我,终于也来到了北京。

 北京,只是我生命中出现的一个小小插曲,却注定会大大改变我的生活。

 来到北京,来到自己为了追求而曾将名字写在宿舍墙上一年多的这所大学,这一切,就像是命中注定。

 即使现在,埋怨或是感伤之际,还总会想起那段苦涩又不失美好的日子,那个曾在内心里驻扎过很久的梦想也时常会被激起,我知道,我应该常怀感激之情的,因为这一切不并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七堇年说过:“看,在这个爱与被爱、伤害与被伤害的世界里,生命对我们是吝啬的,因为它总是让我们失望。可是,生命又是那么的慷慨,总会在失望之后给予我们拯救。”对我来说很多时候,这个拯救就是梦想,它是生活教给我的课程,也是交给我的使命。

 我想,因了这生命的慷慨,必须有尊严的走下去,就如同生命本身尊重我们的存在。

 与北京近两年的知遇里,常会想起很多旧时光:那些把倾诉冲动当作文采,依旧执念写自己的思绪的旧时光,那些秉持一贯盲目的、消耗的状态,照管自己的生活,打理那些千头万绪的杂念,吃自己的饭,写自己的作业,考自己的试,做自己的梦的旧时光……世界上的悲伤与灾难都太多,我们活在平静而遥远的角落,无力怜悯。况且我一直都不是强者。人间既非天堂又非地狱,末日尚远,惟能维护着自己的天地,就算是洪荒滔天,也总有他人去担当……
   “固然,文字成为内心的形而上的依靠。”

  而那些执念,那样的旧时光,一晃就过去了。

 经历了些许,体味过酸甜苦辣,我也终于了解到,来到不是抵达,或者说,抵达的并不是梦想,并不是那往昔描绘的梦想的蓝图。这么久以来,我一直在想梦想的真谛,一同学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梦想家,当梦飞走了,就只剩下想家了”,他总会说“我还是有梦想的”这句话,我也没有问过他的梦想到底是什么,但我能肯定,那该是他内心最圣洁的东西。

 而今仿佛是“站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尴尬路口”,失去的是酣畅淋漓的痛快诉说,未曾获得的,是一直想要练就的“笔走天涯的洗练淡定”。对纷繁复杂的眼之所见有了恐惧。不知道应该怎样写,写这无法书写的自我,怎样诉说,诉说这无法诉说的世界。宏观经济学老师对中国经济形势的认知,听后除了掩面叹息,更多的是,“因不懂的该如何聪明地活着,所以总觉得连生命都是身外之物,好像这个世界说不要就不要了。”

“光鲜亮丽的大都市下又隐藏着怎样的不为人知的苦涩?”

所以,我清楚地知道,北京离我,依旧遥远。

  二.关于歌

   《倾国倾城》这首歌曾陪伴过我很长时间,现在,我依旧很喜欢。听过齐秦陈楚生,李玉刚,玖月奇迹,降央卓玛,莫文蔚各个版本,却惟独偏爱熊汝霖和阿宝的。“不世出之奇才,绝世之吟唱”,2008新春嘉年华,那是第一次看到他们的组合演出。似天籁之音,刹那间被吸引,之后便是满满的感动。那种意境恰似:两大不世出的绝顶高手,不同是的性格,一个豪气冲天,一个多情善感,一个义薄云天,一个缠绵委婉,相同的是武功,同样罕逢对手。二人互为知己,在年过半百时,怀着各自的人生理想,于明月之下,大河之畔,合奏一曲。共看明月映江,回首往日悲欢眷恋……

 熊汝霖的多愁善感,温柔的声音和眸如深海的眼,以及他唱“留恋铜雀楼,摇曳了江上远帆,夕阳染幽草,几度飞红,回望灯如花,未语人先羞,心事轻梳弄,浅握双手,身边两侧万水千山,永远静夜如歌般委婉”的所有,都让我深深痴迷。我感觉那是无人能及的,让阿宝独自唱完这首歌,我也不会有“人生若只如初见”般的依恋。同样,我也醉心于阿宝唱“所以鲜花满天幸福在流传,所以倾国倾城不变的容颜”,诗一般的歌词,绝美的嗓音。他们真真是最完美的组合。

 记得高三的时候的中午在教室看书,会经常听到新时代广场播放这首歌,旋律忽高忽低,SO  CLOSE  BUT STILL SO FAR 的感觉,欲罢不能。有时候甚至会停下来看书去听远远地天籁之音。有一段时间心情会很不好,它也会陪伴着我,总之这首歌给了我很多很多。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故事里的人。他,她,还有他们。

 有很多人,原以为是可以忘记的。其实没有。他们一直在心底的那个角落。直到生命尽头。就像是,在尽头会怀念每一个角落里的黑暗之中的光,因为他们组成全部的记忆与情感,但是你已经不能拥有他们,只能在最后明白,路途是一个念念不忘的失去的过程。 

 只是,“即使在成长之初他们就已经消失,但是他们被镌刻在我们的生命线上,无法磨灭。让我们终其一生为了这些印记做两件事:怀念、或者寻找。”

 流泪或是微笑,它都见证过我的一段过往。一段回过头去看时浸透着白字黑字上的生动的悲喜的过往,在那样一个唯唯诺诺的苟且年纪,伤情似乎是装点生命的勋章,好像凭借一首歌,一些自以为是的倾诉,幻觉般的,“被脆弱的主观承受力无限夸大的非难,才得以拥有热泪盈眶的青春。”
   “年华里,失去的是一种心情” ,七堇年写的是她,也是我,更是我们吧。

 赞  0

共一个关于 “梦真重,像是沾满那些年的露珠” 的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10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