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可以量身而选

 2014/09/08 19:49  方曼 《人生十六七》  (347)    

选择大学时,我们会关注名气,中意那些社会评价比较高的大学,也会关注大学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还会在意大学的位置,希望到经济、文化环境较好的城市去读书……大学吸引人的地方如此之多,选择时,我们总觉得鱼和熊掌难以兼得,也许太在乎大学的“名声”与“实力”,而忘了大学是一段属于自己的私人旅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佳的。

从大学开始,学生们将告别父母,开始独立生活,也会告别习以为常的学习方式,开始在老师的引领下自主探索。有的学生面临这种改变很容易适应,也有学生很长时间无法适应。

大学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宝库,不同的大学又有不同的“气质”与“风格”。对于高三学生,每个人都希望从极大的学习压力中解脱出来,迫不及待地放松一下。我认为,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后,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大学,才能让自己所想顺其自然地发生。在选择大学之前,关注学校的实力、关注学校的办学理念、关注学校的学风应该是重中之重。

先了解大学的特点和风格,比如有的大学注重科研,本科生就有机会参与科研项目,有的大学校园文化极其丰富,学生能通过各种活动得到锻炼。其次,了解大学的强势学科是什么,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独特之处,这将关系到自己所选专业是否拥有更好的人才培养条件,能否将自己打造成“专业人才”。再次,了解学习和生活环境,比如有的大学学风自由,由学校统一安排的课程少,需要学生自主汲取知识;有的大学学风严谨,学校会有意识地引领学生探索与发现,甚至还统一上自习。在“985工程”大学中独树一帜的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以“基础知识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在本科教育中更注重基础,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专业科研之中。如果你对信息学科感兴趣并愿意在该领域发展,如果你想在本科阶段即获得科研的机会,那么电子科技大学不会让你失望。

从大学官方网站的院校简介中,你可以获取大量信息,比如学科设置、师资力量、科研实力、国际交流等,如果你感到这些信息过于简单,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入相关的主页查看。比如,对专业师资感兴趣,可以到该学院的网站上查看有多少院士、长江学者、教学名师等,这些教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哪些,他们搞过哪些科研项目,出过哪些科研成果;比如:对专业的课程安排感兴趣,可以到教务网站上查看往年某专业学生的课表。

学院官方网站的信息繁杂,而且内部链接很多,如果考生没时间详细查看,学校招生官方网站也是一个不错的途径。招生网站,及时发布学校各种招生的安排,比如自主选拔录取招生简章。除了对考生感兴趣的大学、专业等信息的介绍外,还有最受考生关注的每年分省(区、市)分专业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等。此外,很多高校会及时公布各类人才培养动态、开放日等,学生可以根据学校招办公布的安排,到现场与招办老师面对面,深入了解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当然,信息化时代的大部分高校都有微博、微信等交互工具,大家可以通过这些工具了解高校的人才培养动态。如果在学校官方网站或招生网站上遇到弄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咨询,免得在志愿填报期间由于咨询过多而无法联系上高校招办。

当然,如果你能找到正在大学就读的学哥学姐,与他们沟通也是不错的途径,通过学哥学姐的介绍,你能更感性地了解大学。我认识的一些电子科技大学学生,他们在QQ空间、微博中经常发表一些对学校“又爱又恨”的言论。爱的是学校为学生发展提供的多样平台,感觉大学过得很充实;恨的是学习很苦,一点也不比高中轻松。这些“爱恨交织”的评论有利于学生了解大学。大学本身就是展示个性的平台,作为有了独立行为能力的大学生,他们自然有能力和水平对大学环境进行评论,让“很有爱”的大学评价在网上流传。但步入社会后,他们会因为身上“成电人”的标签而自豪。所以,不管是“蜜”还是“黑”,大家都怀着爱心,其目的是为了让学校更好地发展,也为后来的学弟学妹提供一个了解大学的机会。

 赞  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24 −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