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2014年新毕业季同时而来的,是比去年多出近40万的大学毕业生人数,727万毕业生的新高使今年再次成为“最难就业年”。
另一方面,作为创业新人,90后创业者已经开始为人所关注,而这群互联网的原住民,从一发声就高调表明“我想干点儿自己的事儿”。
互联网带来的全球化和信息平等,使他们更愿意以平等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也更快与世界的新变化接轨,同时也更快转变方向。
刚踏进社会就被关注、被讨论,这是90后才有的“待遇”。尽管在资产规模和发展上,都尚稚嫩,但这群平均年龄22岁的90后创业者从不羞于谈论自己的优越和野心,就像他们不在乎自己的“格局”有多小。
校园创业风行
90后创业,也在校园里风行起来。
向仁楷今年在北大读大三,信息技术学院,一个广为流传的创业笑话是:靠谱师姐创业,想法已有,招聘程序员、安卓系统研发人。“研发一个项目需要什么?不就是编程和安卓系统吗?两样都没有,只有一个想法,就敢说自己创业?”在务实的信息技术专业,这样的创业广告很多,一时传为笑柄。
向仁楷对这一套不认同,1992年出生的他已经把“长颈鹿科技”办起来了,他卖的是技术和创新。
这产品叫“长颈鹿”,看上去酷似一枚徽章,指甲大小,黑色皮质材料,别在胸口并不起眼。但正是这枚设备,可以随时监测你看电脑、读写的坐姿和距离,时间太长,或坐姿太近,它都会发出提示。
看上去不起眼,做起来却不简单。向仁楷把自己关在北大实验室,一天一天地写程序。现在的“长颈鹿徽章”已经改进了,六个传感器,100个小时的待机时间,拿在手上已经像模像样了。具体怎么解决了这个核心技术问题,向仁楷笑而不言,现在这已经是商业机密,他拿到了50万投资,每个月都跑一趟深圳,一呆一个星期,产品的材质、面料、所有的设计他都一个人盯着。
可一边创业,一边跟着课程,有时也力不从心。信息技术专业压力大,团队里,几个合伙人又都是本专业技术过硬的,将来是创业、保研还是出国,现在都不好定。学生创业就有这点麻烦,大家都在成长中,未来太多未知。很多投资人会让创业者退学,全职创业,“不然学生安全性太好,未必对项目负责”,他们还担心“如果核心团队的人出国或保研了怎么办?”
互联网原住民
打上90后的标签,再加上互联网的营销方式,很多传统行业变得不一样了。早年的创业者往往靠一门手艺,一项技能,或一份本钱起家,而如今,一个年轻的大学生说要抛开自己的专业,做一件跟自己教育背景完全无关的事情,难免会引起关注。
互联网、90后,这些概念给了他们不少优势,但劣势也相应而生。
“90后在创业创富的同时,也在输出透明、自由、开放的新价值观。”孙宇晨说,他的创业思路不太一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学文科的他打算把硅谷的一项名叫ripple的新技术带进国内,这技术可以实现跨境支付,瞬时清算,手续费几乎为零。
刚刚毕业的他黑框眼镜,商务休闲的打扮,样子、语气都像一个老总,只有笑起来时会露出一点稚气。
“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90后在创业过程中,第一个遇到的问题就是没有工作经验。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也因为一直囿于这个创业必须先就业的怪圈而浪费了许多时间。实际上,回头看来,创业与就业是完全两种不同的形态。”孙宇晨说。
“创业要求你成为‘特种兵’‘变形金刚’,要求你样样兼顾,核心特质是“用人+找钱”,但并不完全需要业务能力十分拔尖。而就业时,老板考察你的往往就是单一业务经验。就我自己的经验而看,老板甚至往往比较厌烦方方面面都很关心的员工。”他选择一毕业就离开美国,回国开公司。
家里却不能认同,爸爸做公务员,是个保守的人,听说他得到了200万风险投资,且已经开起公司了,将信将疑,每周打一个电话问他:“那200万到账了吗?”孙宇晨花了很多时间跟他解释,投资人的钱要一笔一笔打过来,先30万,再70万,爸爸一听,摇头说:“怎么样,没那么容易吧?谁会为一个想法给你钱?”
现在创业的低成本、零门槛,以及风险投资等,已经远不是上一代能够理解的了。
创业成本低了,也更随便了
和80后不一样,这一批90后对物质没有饥渴感。
多数人都有不错的家境,完备的教育,又是互联网原住民。记者采访中发现,这群人中开小店、创实业的不多,反而大多从网络入手,很少有“凑点钱攒够本做个小生意”的想法。
尹桑大二从美国宾利商学院辍学,想做点儿和70后、80后不一样的事。
2014年初,《福布斯》中文版评选出了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90后出生的有5位。1992年出生的尹桑是其中最小的一位。
“70后、80后对物质的匮乏有一个深入的理解,所以淘宝携程之类,做得大的公司多是做这方面的”,尹桑说,“怎么买到好的东西,怎么比价格和服务……他们(创业者)对这种生活本身有感悟,所以这方面产品做得非常好。可90后的物质渴望没那么强,我们更喜欢上网、聊天、自嘲、娱乐,跟陌生人社交。”
22岁,尹桑却已经开了三家公司,他比同龄人更早明白这一点:社交、娱乐才是这个时代年轻人的刚需。靠着这个想法,他回国创立了KTV团购APP“一起唱”,最初目标是KTV版的“携程”。
尹桑说,从物质转到服务、娱乐,是他们这一代人创业和上一代的不同,这类创业不需要太高成本,往往一个想法,一份风险投资就可以做起来。
尹桑的朋友、锐博汇通公司CEO,同样刚刚开始创业的孙宇晨说,90后真正开始对消费和享受,抱一种开放、接纳、不羞耻的态度,开始对不满意、不体贴的服务说不,用一种更新、更年轻的方式去与这个世界相处。
创业的可选空间变大了,无论家庭背景,所支付成本,还是教育程度,这一批年轻的创业者都可以不用再从睡地下室、吃馒头开始起步,迫于生存而逼迫自己要混出人样来,他们本身具备一切优越的条件,安全感好,退路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