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国防圈”崩溃

 2015/02/12 22:02  郭晔旻 《国家人文历史》  (1,875)    

马里亚纳群岛位于琉球、台湾和菲律宾以东,硫磺列岛以南,加罗林群岛以北,正扼住太平洋航道的咽喉及亚洲与美洲的海上交通要冲,是美军进攻日本本土必经之路。如果马里亚纳群岛被美军占领,日本本土与东南亚的海上生命线就将被切断,台湾和菲律宾也将处在美军直接打击范围下,更严重的是从此起飞的B-29轰炸机可以将日本本土纳入其轰炸半径,正因为地位至关重要,马里亚纳群岛被日军视为“太平洋的防波堤”……

决定日本命运的最后防线

日本大本营非常清楚马里亚纳的重要性,早在1943年9月时即决定沿千岛群岛、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和新几内亚群岛西部建立必须绝对予以确保的防线——“绝对国防圈”,绵延400多千米的弓形群岛马里亚纳则是该防线的核心。日军自1944年2月起,开始着手加强该地区的防务。

2月25日,大本营将中太平洋地区所有陆军部队整编为第31军,小畑英良陆军中将出任军司令官。裕仁天皇对小畑表示完全信赖:“马里亚纳是决定日本命运的最后战略防线。日本必须全力以赴确保此线。望司令官全力报国”。小畑英良的回答是“愿以我身筑起太平洋的防波堤”(这句话随后成为马里亚纳日本守军的口号)。与此同时,南云忠一海军中将出任新组建的中太平洋舰队司令长官,在名义上成为马里亚纳群岛日本海陆军的最高指挥官。但昔日偷袭珍珠港的风云儿其实已沦为挂名司令,手下的中太平洋舰队听起来很唬人,其实只有第四舰队和第14航空舰队,其中的第四舰队主要是些鱼雷艇、扫雷艇等轻型舰艇,实力非常薄弱,而14航空舰队编制上有478架岸基飞机,却已陆续被调往其他地区。

3月份开始,日本陆军向马里亚纳大举增兵。原先大本营打算将在中国战场上的第3和13师团增援中太平洋,但这两个甲种师团正准备参加筹划中的“一号作战”(豫湘桂战役)无法脱身,最后只能把第29师团调到马里亚纳。到5月中旬,日军在马里亚纳的兵力达到近6万人,包括2个师团及2个旅团。但防御工事计划要到11月方能完成,此时才完成工程量的一半,火炮掩体几乎没有,地雷和铁丝网也没铺设,总体防御根本谈不上坚固。小畑英良本人就曾哀叹,“除非是向部队供应这些岛上无法获得的钢筋、水泥、铁丝网、木材等物质,否则,不管有多少军队,也无法构筑防御工事,只能袖手旁观,局势难于忍受”。实际上,局势到此时已经无法改善,成千上万吨的建筑材料在运输途中被美国的潜水艇送到海底,再也不可能抵达马里亚纳。

与此同时,美军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进攻马里亚纳。1944年3月12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下达马里亚纳作战命令。9天之后,尼米兹亲自制定代号为“征粮者战役”的马里亚纳作战计划,并且将登陆日定在6月15日。美军将投入包括海军陆战队和陆军在内4个师又1个旅共15人的地面作战兵力,在包括15艘航母和7艘战列舰在内的600多艘舰艇和2000架飞机的支援下,攻占马里亚纳群岛的3个主要岛屿:塞班岛、提尼安岛和关岛。

如此规模的登陆战役,美军从制定作战计划到完成战役准备,竟然只用了短短3个月。1944年6月6日,也就是诺曼底登陆的同一天,威风凛凛的美国舰队从马绍尔群岛的马朱罗基地启航,浩浩荡荡杀向马里亚纳群岛。诺曼底登陆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行动,而马里亚纳行动则动用了历史上最大的舰队。

战局已到严重以上的严重时刻

首当其冲的是塞班岛。

塞班岛是马里亚纳群岛的第二大岛,面积约184平方千米,地势中央高四周低,岛上多山峰、丘陵、沟壑、岩洞,制高点是岛中央海拔450米的塔波乔峰,岛西海岸有一条覆盖整个海滩的珊瑚礁,加拉潘角将其一分为二,北面形成天然良港——塔那潘港,该港也是塞班岛以及马里亚纳群岛的经济、文化中心,南面为平坦的马基奇思海滩,是理想的登陆滩头。日军在塞班岛上建有三个机场。塞班岛不仅是日军在马里亚纳群岛的中心岛屿,还是中太平洋地区的防御核心,其陆军第31军军部和海军中太平洋舰队司令部都设在该岛。美军登陆前夕,日军在塞班岛上的兵力是陆军步兵第43师团、步兵独立混成第47旅团、工兵独立第7联队、坦克第9联队、山炮独立第3联队和高炮第25联队等部,共2.8万人,火炮211门,坦克39辆,海军有第5水警区的第55警备队和横须贺第1海军陆战队等部,共1.5万人,火炮49门,坦克10辆,合计总兵力4.3万,火炮260门,坦克49辆。

6月11、12日两天,美军出动1800架次飞机空袭塞班岛,宣告塞班岛战役开始。13、14日,以7艘战列舰为核心的大批舰艇实施舰炮火力准备。南云忠一在岛上的观察哨看到美军密如蜂群的舰只,呆若木鸡。他还发现当年在珍珠港被自己击沉重创的美军战列舰,起码有4艘已修复参战。15日凌晨,在海空强大火力的掩护下,美陆战二师和陆战四师各两个团以水陆两用战车为先导,后续部队乘登陆艇登陆。在宽达64公里的海滩正面开始登陆塞班岛,美军部队的登陆车辆在越过珊瑚礁脉时遭到炮火的猛烈杀伤,士兵上陆后又受到重机枪的射阻,伤亡较重。但到这天天黑时,冒着持续不断的日军炮火,美军上陆部队已达2万。消息传到日本大本营,东京广播电台惊呼:“战局已经到了严重以上的严重时刻。”

为扭转战局,6月16日晚,日军向滩头阵地的美军发动全面夜袭。担任这次反攻突击队重任的是被寄予厚望的第9坦克联队。第9坦克联队拥有从东京近卫师团调来的18辆97改中型坦克。虽然这种坦克仍然无法与美军主力的M4“谢尔曼”正面对抗(“97改”无法击穿M4中型坦克的正面装甲,只能击穿侧面装甲,实际性能略优于M5A1轻型坦克),却足以成为岛上的陆军指挥官43师团长斋藤义次中将(31军军长小畑英良被困在了关岛)心目中的一张王牌。

日军孤注一掷,出动了岛上每一辆还能开动的坦克,太平洋开战以来日军最大的一次坦克攻击开始了。1944年6月17日凌晨2点,在1000多步兵的支援下,日军坦克群快速穿过开阔地出现在了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的视野里,海军陆战队队员们一边用火箭筒和37毫米口径反坦克炮还击,一边请求自己的坦克支援,随后一个M4A2坦克排以及一些75毫米自牵引反坦克炮陆续来到了战场,同时海军舰炮和航空兵也通过无线电定位开始对日军坦克群实施覆盖性打击。最终,这次声势浩大的坦克攻势在美军全方位的打击下消散于无形,只有几辆日军坦克到达了开火范围但很快就被击毁了。日军代价高昂的夜袭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战果,反而由于丧失了精锐部队,无力去守住白天的战线。虽然如此,登陆头两天,美军就伤亡了3500人,塞班岛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地狱。

 赞  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42 + =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