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与弘一大师的师徒盟约

 2014/09/01 11:02  鲁先圣 《经典阅读》  (336)    

任何一个略懂书画艺术的人,大概都知道,在中国近百年的画坛上,漫画家、散文家丰子恺与恩师弘一大师的《护生画集》盟约,可以说是一个持续了几十年的师生佳话。丰子恺用毕生精力坚守的这个盟约,即使在过去了几十年之久的今天,依然让人慨然心动,心生敬仰。

1914年,丰子恺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丰子恺结识了对他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老师李叔同,老师不仅给予他音乐和美术上的启蒙,也在为人处世上为他作了榜样。李叔同出家为僧之後,丰子恺後来也追随恩师皈依佛门,再做弘一大师的佛门弟子。

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1918年8月19日,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从此皈依佛门,号弘一。

1928年,弘一大师50整寿。为了恭贺恩师寿诞,31岁的丰子恺别出心裁地想了一个主意,画50幅画组成《护生画集》,请恩师在每一页上题字。师生共同完成画集之後,他又对恩师说,自己还要画《护生画集》第二集,那将是60幅作品,祝贺恩师的60整寿;然後,每十年增加一集,第三集70幅,祝贺恩师70大寿;第四集80幅,祝贺恩师80大寿;第五集90幅,祝贺恩师90高寿;第六集是100幅,祝贺恩师百岁!

也就是从1928年开始,在丰子恺的心中有了这个神圣无比的盟约,这是一个心灵的诺言,他以此向恩师,也向世人表达自己对恩师的尊敬与钦佩,创造恩师指点的契机。

到了1931年冬天,尽管弘一大师才53岁,但是,敬师心切的丰子恺,已经提前完成了第二集60幅作品的《护生画集》。

可是,十年之後,当丰子恺准备要画第三集的时候,让他敬仰的恩师突然在63岁的年龄溘然去世了。

悲痛欲绝的丰子恺在痛悼恩师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师生的那个盟约。他暗自决定,即使恩师不在人世了,依然要信守盟约。而他的恩师仅仅63岁的年龄遽然离世的现实,使他自己的心中也隐隐多了一分担忧。他想,自己不能再按照原来的十年画一集的计划按部就班地画了,要趁自己身体还好的时候抓紧时间完成夙愿,不能留下遗憾。

弘一大师在世的时候,丰子恺把它看成是送给恩师的寿礼;弘一大师圆寂之後,他把它看成是对恩师的怀念。丰子恺没有给自己,也没有给恩师留下遗憾,他提前悄悄地画完了全部作品,在恩师百岁冥寿的时候,人们不仅仅看到了100幅作品的第六集《护生画集》,而且看到了全部六集作品。唯一的遗憾,是後来的四集没有了恩师弘一大师的题字。而此时,丰子恺先生,已经离世四年了。

坚守一个盟约,贯穿了一个人的一生。这是常人所不及的承诺,其中有生者的遗憾,有逝者的欣慰,更有万般的苍凉与辛酸。今天的我们看这个故事,得到的,却不仅仅是对生命苍凉的感佩,而是那份坚守中的温暖与守望。

 赞  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68 − =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