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8月12日深夜,一道带刺铁丝网和水泥板构成的屏障在柏林悄悄竖起,把整个柏林一分为二。后来,这道屏障不断被加固、扩建,最终成为冷战时期分割德国东西阵营的标志——柏林墙。
柏林墙历经28年,经过4次扩建,在前东德最高领导者埃里希·昂纳克被迫辞职19天后,即1989年11月9日被推倒。
塑造“民主斗士”形象
1912年8月25日,昂纳克出生于德国萨尔州的一个小镇,父亲是小镇一名政治活跃的矿工,先是加入了德国社会民主党,后在“一战”结束,转而加入德国共产党。
由于受到父亲的影响,昂纳克在10岁时便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组织青年斯巴达克同盟,14岁小学毕业后,加入了德国社会主义青年联合会,17岁加入了德国共产党,成为了正式党员。由于表现突出,并获得了去莫斯科学习一年的机会。一年后,他成为了该党在萨尔地区的领导人。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在全德国范围内禁止共产党。德国共产党的工作只能在地下进行。同年夏,西部城市埃森的领导班子遭到逮捕,昂纳克受命重新在此建立共产党组织。在1934年2月15日,昂纳克因发传单被带到了警察局,但未能查出什么证据,就把放他走了。后来,组织遭到了出卖,便逃亡荷兰阿姆斯特丹暂避。
1935年春,德国共产主义青年联盟中央委员会,委派此刻身在法国巴黎的他接替柏林地区领导人布鲁诺·鲍姆,因其名声比较大,又是犹太人,所以处境十分危险。8月,昂纳克从巴黎回到柏林,结果在年底被捕。
在19世纪80年代出版的自传《我的经历》一书中,昂纳克这样描述了自己被捕的经过:
1935年12月3日,团中央的女交通员莎拉·福多罗娃从布拉格来。她交给我一张行李提取单,对象是德共和共青团的报纸和伪装书。当晚,我到安哈尔特火车站行李寄存处提取这些材料,接过箱子时,发现有人盯梢。我坐上出租车,终于在柏林动物园车站摆脱了跟踪,可是第二天,我在离开威丁区布鲁塞尔大街的住处时还是被捕了。几乎与此同时,布鲁诺·鲍姆、莎拉·福多罗娃等6名共产党员也一同入狱。
昂纳克立刻被带到盖世太保(德语“国家秘密警察”缩写的音译)总部接受审讯。他还在自传中写道:
无论是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还是持续一年半的、没完没了的审讯,都不能使我放弃共产主义信仰……敌人虽然用尽了种种阴谋手段……也没有弄清楚我们的身份。
然而一批关于昂纳克在“二战”时期经历的秘密档案被解禁,真相得以曝光,显示遭受审讯期间,“主动交代了相当广泛的内容,牵连了其他被捕的同志”。
不仅如此,在被判入狱两年之后,昂纳克还请求父亲为他呼吁赦免。老昂纳克亲自向纳粹政权写信,请求赦免,并声称自己的儿子已经“放弃共产主义信仰”,请求被纳粹驳回。
1942年,昂纳克再次要求父亲为他求情,于是,老昂纳克又找到纳粹官员,声称儿子已经做好了“成为元首的战士,到前线服役”的准备。
关押昂纳克的勃兰登堡-戈登监狱的典狱长或许是收了老昂纳克的“好处”,在给上级的信中写道:“在我的印象中,昂纳克是个诚实而严谨的人。他说,自己青少年时期的理想目前已经实现,现在别无他愿,只要求到前线服役,以证明自己的内心确实发生了转变。”
也许是时运不济,信投出后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就这样,昂纳克一直在监狱里待到1945年,纳粹灭亡后才逃出监狱。
直到“二战”结束后,他加入了斯大林的铁杆支持者、瓦尔特·乌布利希(WalterUlbricht)的队伍。乌布利希刚刚结束流亡莫斯科的生活,返回东部德国。
1949年,乌布利希在苏联占领区内成立了民主德国,并成为其第一任领袖。
走向独裁之路
自由后的昂纳克,在苏占区从事青年运动,并参与创建了自由德国青年联盟,1946年任该联盟中央委员会主席。在1946年4月苏占区德国社会民主党和德国共产党联合为德国统一社会党的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央委员。1950年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55年在苏共中央高级党校学习,回国后任党中央安全委员会书记。1961年,根据党中央决定成为建造柏林墙的决策和组织者。
在得到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的支持后,埃里希·昂纳克于1971年5月3日作为瓦尔特·乌布利希的继任者当选为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随后在1976年当选为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埃里希·昂纳克从1976年10月29日同时继任民主德国国务委员会主席。
从此,昂纳克开始了他的独裁之路。上台后的昂纳克,通过恐怖的特务机关史塔西(国家安全机构)对整个社会的异见者和社会活动进行着严密的监控和压制。国家教育机构被要求按照马列主义的原则培养社会主义特性的人才。政治权力由德国统一社会党掌握,其对各岗位的干部选拔政策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其他政党仅能通过统一社会党领导影响下参与政治活动。
经济方面,他加紧推动国家和中央集权经济。在其治理下,一个显著的变化是“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成为了统一社会党的主要任务。工作重心是为工人提供体面的住房,同时增加了缩短工作时间、延长产假和完善托儿设施等鼓励妇女就业的措施。东德家庭拥有冰箱、电视机等重要消费品的比例显著增加。到1976年最低工资增加到400东德马克,最低退休金增加到230东德马克。然而,在刺激经济和消费的同时,民主德国不得不从联邦德国接受上亿的信用贷款,使基本的生活水平得以维持。
1979—1980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机引起了民主德国经济加速衰退。彩电、冰箱和洗衣机和西方相比不仅相对昂贵,并且等待时间漫长:“一台洗衣机的交货时间最长可达三年,一辆特拉贝特轿车需要等待至少十年。”
政治上的不民主以及经济上的问题导致了东德居民的不满情绪,在昂纳克拒绝效仿苏联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后,东德的离境人数开始增加,并爆发了持续的抗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