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费是美德”
布拉德·皮特肯定是他最著名的粉丝,这位美国演员和环保活动家称,《从摇篮到摇篮》(CradletoCradle,C2C)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3本书之一。对此,该书作者、化学家迈克尔·布劳恩加特开玩笑地回应:“我怀疑皮特读过的书是否超过3本。”
这位来自德国汉堡的56岁教授就是这样,时刻不忘制造出有趣的对话效果。他的理念将带来世界生态工业的新秩序。在他的世界中,每个产品从一开始就应该设计得要么能够无害分解,要么能够完全回收再利用,我们的地球上将不会再出现垃圾。“我们的产品生产过程还非常原始,”布劳恩加特说,“我们生产的东西常常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被扔掉是其宿命,毒素会侵入土地、空气、水中。一个注定成为垃圾的产品,是糟糕的产品,采用的是糟糕的化学工艺。”
布劳恩加特想要设计出优良的化学工艺:没有任何有害物质的产品,最后成为堆肥(目前可堆肥垃圾主要是指剩余饭菜等厨余垃圾和树枝花草等植物类垃圾),或是作为原材料重新进入循环。如果能形成规模效应,就能带来巨大的变革,产生一个丰衣足食而不是充满限制的世界。浪费不再可耻,而是成为一种美德。就如自然中一样:一棵樱桃树的繁花可能结果,可能成为腐殖质,也可能成为一棵新树,不管怎样都是其生生不息的一部分。这种环保享乐主义就是布劳恩加特的信条:“所有人都可以尽情挥霍浪费。”
禁欲和舍弃是很多生态学家的最爱,却是布劳恩加特所厌恶的。为了实践自己的理论,他成立了一家名叫EPEA的公司。他的德国顾客中有化工巨头拜尔斯道夫,内衣生产商黛安芬,物流企业Otto,化妆品公司Aveda。他为大众、联合利华和宝马做顾问。在他的帮助下,世界上最大的骨料和第四大水泥生产商海德堡水泥公司发展出了独家的水泥,在加工成混凝土的过程中,能够净化空气。彪马2013年出品了第一批能完全回收利用的运动服货样,包括能成为堆肥的鞋子。
遭遇质疑
但布劳恩加特的批评者也甚众。82岁的“《德国化学制品法》之父”弗里德里希·施密特-布里克怀疑布劳恩加特的理念无法大范围实施。例如他认为,把一把椅子变成堆肥的意义不大。“我能够很好地想象A380航班使用布劳恩加特的可以食用的座椅,但是我非常愿意听听,他怎样让飞机其他99%的部分也达到这个标准。”
“布劳恩加特的理念非常富有吸引力,但他会走进死胡同。”德国环境援助组织发言人格尔德·罗森克兰茨也这样认为。如果布劳恩加特不关心政治框架条件,那他的理论也就只会停留在说说而已。罗森克兰茨说:“政治界,尤其是经济界的阻碍会非常大,因为目前的垃圾经济模式可以赚很多钱。并不是我们缺乏技术上的解决方案,而是只要政治界不将公共福利置于私人利益之上考虑,新模式根本无从谈起。”此外,对于布劳恩加特理念中的很多产品来说,它们怎样才能从顾客手中回到生产商的循环利用体系中,根本还是个未知数。
C2C理念的诞生
布劳恩加特愤怒地把这些异议抛到脑后。今年2月,在家族企业家大会上,他发表了一次讲话,完全脱稿即席,像一位单口相声演员那样走来走去,向观众滔滔不绝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芭比娃娃是化学武器,路易威登包是有毒垃圾……他的观众中有德国最成功的企业家苏珊娜·克拉滕。这位宝马大股东致力于向可持续的未来技术投资,宝马新电动轿车的制造中也融入了布劳恩加特的循环经济理念。
这一无限循环重复利用物质的理念,是1991年在纽约一栋摩天大楼中提出的。在一次屋顶平台派对上,布劳恩加特遇到了美国建筑师和设计师威廉·麦唐纳,两人为工业界首先制造出糟糕的产品、之后再寻找改进方法的做法感到愤怒。如果直接生产优质环保的产品,再回收利用它们,情况会好多少?这一理念就此诞生。
要使原材料真正重新进入循环,就应该租借而不是购买商品,生产商有回收的义务。出售的不是窗户,而是20年的透视权;不是办公椅,而是7年的座位权。如果生产商或早或晚总能收回他们的材料,那么在逻辑上,他们使用高级的材料也是值得的。
2002年布劳恩加特和麦唐纳合作的第一本书《从摇篮到摇篮》出版,很快就有了追随者。美国演员、前加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在任时宣称加州为C2C项目基地;梅丽尔·斯特里普、卡梅隆·迪亚茨、苏珊·萨兰登等好莱坞明星也为之做宣传;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也是C2C的粉丝;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之后,布拉德·皮特就请人在新奥尔良建起90栋按照C2C标准设计的房子。
C2C世界
布劳恩加特的主张并不是印在纸上,而是写在一种可以洗净墨汁的聚合物上,这样色彩和书籍均可重复利用。2013年4月,“升级改造”(Upcycle)理念诞生,即不对废弃物进行任何再处理,而是换个方式利用它们。升级改造后的产品通常比改造前的物品价值更高,例如用金属拉环做成的胸针、耳环等饰品。
在丹麦,已经有约30家公司拥护C2C原则。14个北海岛屿组成了一个C2C网络。耐克生产的C2C篮球鞋和赫曼·米勒公司的经典款人体工学办公椅Aeron几乎完全可回收。这一理念也在中国引发了强烈反响:2011年,在布劳恩加特的亲自指导下,儿童用品生产商“好孩子”也推出了获C2C认证的生态产品——以婴儿车为主打,覆盖木床、汽车安全座椅、儿童餐椅等的EQO系列。
荷兰人更是对此热情高涨。在布劳恩加特的建议下,自2010年起荷兰政府都采购符合可持续标准的产品。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有一块区域是按照C2C标准规划的。2012年荷兰国际花园展也完全贯彻C2C理念,房子、旅馆和公共卫生设备都自供能源,刀具、盘子,就连厕纸都是C2C的。
原宝洁公司高管斯特夫·柯兰迪克多年前了解到布劳恩加特的理念。2007年,他收购了地毯生产商Desso,并思考能否将这个公司按照C2C标准进行改造。首先是寻找无毒材料和可回收利用的纱线,然后收回公司产品进行再加工。此外,Desso的研发者还发明了一种通过特定细菌净化空气、粘附细微粉尘的地毯。伦敦温布利球场等体育场的人造草坪以及很多邮轮的地毯,都来自这个生态公司。“Desso的销售量增加了20%。”柯兰迪克说。
尽管如此,很多企业家还是害怕高额的C2C起动费用。有人猜测,布劳恩加特只是想通过这种认证垄断来赚钱。对此,布劳恩加特建立起了一个公益认证办公室。还有人喜欢这一理念,却讨厌布劳恩加特的顽固。为何他如此强烈地反对节约资源?在一次以C2C为主题的座谈会中,有人提出节约也应该是革新的一部分,这位化学家一下子暴怒了,“在你们胡扯发展的极限之前,先做好你们的家庭作业。”他斥责他的听众。
另一种批评,即“C2C只在设计简单的产品上可行”,如今已经不攻自破了。丹麦集装箱航运、石油运输和勘探公司——马士基集团,按照布劳恩加特的理论,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长400米,宽59米,高73米。在一艘轮船中,各种质地的钢占到总材料的98%,它们和其他材料牢固地粘合在一起,报废时所有种类的钢和线缆、塑料混合在一起循环利用。而马士基公司在安装这艘船的各部分时,一方面将它们清楚地编入目录,另一方面也确保它们很容易分离开来。“如果我们知道哪种质量的钢出现在哪个部位,拆船厂付给我们的价格会高10%。”马士基环境部部长雅各布·斯特尔灵说。在钢铁短缺的时代,航行中的轮船常常被认为是宝贵的原材料仓库。
C2C的未来
尽管取得了这样巨大的成功,布劳恩加特的理念在德国工业界的渗透仍然有限,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德国经济通过将垃圾焚烧设备出口到世界各地赚了不少钱。
此外,多年来布劳恩加特还有一个私人的职业阻碍:他的妻子莫妮卡·格里法恩曾是下萨克森州绿党环境部长,常因支持丈夫事业而受到批评。在妻子几乎要因此丢掉工作后,布劳恩加特决定在德国退隐,2012年妻子退出政坛之后,他才重新开始自己的活动。
今年春天,德国经济界人士齐聚斯图加特索利图德宫,参加第一届“从摇篮到摇篮”座谈会。与会者名单上有奥迪、宝马、卡尔·蔡司、西门子、博世、Lindner(熔断器生产商)、KnaufGips(石膏板生产商)和克诺尔集团(车辆制动系统制造商)。显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布劳恩加特的无垃圾世界感兴趣,一场全新的生态革命正在展开。
[译自德国《明镜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