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多克和他的女人们

 2014/11/25 11:34  马克-罗奇/文 似水年华/译 《海外文摘》  (722)    

  如果还没有人给丽贝卡·布鲁克斯起过外号,那么用“铁娘子”形容她再合适不过了。这位前新闻国际集团首席执行官是一个有野心、冷酷、自私的女人,她的笑容里总是藏着锋利的尖刀,她的烈焰红唇给人的感觉是咬人之后的残暴与凶悍,而非女性的妩媚与诱惑。在一头红棕色卷发的衬托下,她的脸色显得十分苍白,像极了从拉斐尔前派作品中走出来的女子,可我们在她身上却找不到应有的温婉。丽贝卡是一位十分强势、好斗的女人,一次生日聚会后,醉酒的她将丈夫一顿毒打,甚至因此被警方逮捕拘留。虽然只有46岁,但好强的丽贝卡·布鲁克斯已经获得了无数荣誉,头上顶着无数光环,得到了所有她想得到的东西,其中最让人不解的,就是默多克这样一个极度大男子主义者的青睐。

谁能想到像基思·罗伯特·默多克这样一位阴郁孤僻、讨厌被束缚的人竟然会对传媒领域产生浓厚的兴趣?谁又能想到2011年7月丽贝卡·布鲁克斯因《世界新闻报》电话窃听事件被控告后,一向对女性存有偏见的默多克在3年后的今天竟然还愿意花重金请伦敦最好的律师团队替丽贝卡洗脱罪名?

起初,没有人预料到丽贝卡能在新闻传媒界干得如此出色。1989年,丽贝卡以一名社会新闻记者的身份在《世界新闻报》站稳了脚跟,她敏锐的嗅觉、不放弃的精神以及对独家新闻出色的掌控能力给欣顿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而欣顿则是默多克在伦敦的左膀右臂。出众的综合能力使得丽贝卡在新闻传媒事业中扶摇直上,2003年她便坐上了《太阳报》主编的位子。再后来,默多克对这个年轻有才的女人越来越另眼相看,甚至把她称作是自己的“第5个孩子”。除了默多克已经去世的妈妈伊丽莎白·默多克女士之外,丽贝卡是唯一一位默多克认可并赞许其才能的女性,即使默多克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即使他生性多疑,即使他并不喜欢成功太快的人。为什么默多克会对丽贝卡这样区别对待?可能是因为他亲爱的丽贝卡跟他一样冷酷、强势以及以自我为中心。

默多克到底是不是对女人存有偏见呢?对于默多克的3任妻子(帕特里夏、安娜与邓文迪)来说,事情确实是这样的。帕特里夏、安娜与邓文迪相继与默多克不欢而散,这都是因为在默多克心中事业才是最重要的,为了他的事业,他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妻子。1956年,默多克不顾母亲的反对,坚持要与当时还是一名空姐的帕特里夏·布克结婚,婚后不久便有了女儿普鲁登斯·默多克。好景不长,10年之后,两人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当时的默多克已经拥有了澳大利亚十几家小报,其中以悉尼的《每日镜报》最为出名,而安娜·托芙就在此就职。没过多久,默多克把安娜娶回了家,后来安娜又为默多克生了3个孩子:伊丽莎白·默多克、拉克兰·默多克、詹姆斯·默多克。

事业心极强的默多克并不满足于澳大利亚的报业市场,1969年,默多克杀出澳大利亚,登陆伦敦,1985年,他又将自己事业的触角伸向了洛杉矶。默多克在洛杉矶比佛利山庄买下了一间农场,经常邀请好莱坞明星来他的农场聚会,而这些明星也都以能收到他的邀请函为荣,此时的默多克俨然已经成了传媒界的王者。虽然默多克传媒帝国的规模越来越大,可他的妻子安娜一直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尽早卸甲归田,和她一起在农场颐养天年,然而默多克的字典中根本没有“退休”这两个字。1999年,默多克在与安娜共同生活了31年之后选择了离婚。离婚后没多久,默多克就与37岁的中国籍女子邓文迪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两人很快就走入了婚姻的殿堂。默多克与邓文迪育有两个孩子,格雷斯·默多克与克洛伊·默多克。默多克前两次失败的婚姻也证明了他并不是一个安分的人,所以第3次婚姻的结果也可想而知:2013年9月,默多克又离婚了。由于前新闻国际集团首席执行官丽贝卡·布鲁克斯在默多克的心中占据了太重要的位置,邓文迪一直将其视为假想敌,甚至对她心存嫉妒,这就是导致两人感情破裂的几大原因之一。离婚后邓文迪仍与女儿们住在一起,不过据说她心情一直很抑郁。英国有媒体曾报道说邓文迪与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有染,而布莱尔是默多克家族的朋友,他甚至还是邓文迪其中一名女儿的教父。

默多克的大女儿普鲁登斯·默多克和二女儿伊丽莎白·默多克今年分别是55岁和48岁,她们都在默多克的公司工作,按理说应该受到父亲的关照与重用,可事实并非如此,她们在公司里的地位甚至还不如一些普通的男员工(默多克在世界各地共有4.7万名员工)。普鲁登斯有个外号叫做“被遗忘的女儿”,这么多年来她饱受父亲重男轻女观念之苦。普鲁登斯头脑清醒、思维敏捷,虽然不会打扮,可工作起来却非常有效率,但默多克对她就是不感冒。不过无论如何,普鲁登斯毕竟是自己的女儿,为了弥补内心的愧疚感,默多克选择雇佣普鲁登斯的丈夫阿拉斯泰尔·麦克劳德,让其担任新闻国际集团销售经理这一要职,也算是对女儿的一点补偿。至于二女儿伊丽莎白,默多克倒是被她身上那股冲劲儿所吸引。1996年,由于之前伊丽莎白在电视台做得不错,“大老板”把他的女儿派去伦敦的卫星电视供应公司BSkyB工作。虽说伊丽莎白在BSkyB里也是领导层的一员,但她一直处在两个弟弟拉克兰与詹姆斯的阴影下,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2001年,伊丽莎白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父亲这棵参天大树,创立了自己的公司——Shine电视制作公司。伊丽莎白的合作伙伴是英国工党的一位议员,同时也是一名同性恋事业的积极分子。然而,大男子主义的默多克却是一位出了名的反对同性恋人士,1998年时,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的《太阳报》还专门发起了一场“反同”运动,所以女儿的这位合作伙伴引起了默多克的极度不满。虽说默多克数次离婚,在家庭方面十分失败,但他却坚持要求自己的家人坚守传统价值观,决不能越线。可伊丽莎白先是离婚,又与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的曾孙、伦敦社交名流马修·弗洛伊德再婚,一再挑战默多克的底线。更令默多克感到无法容忍的是,他的这位女婿在接受美国《名利场》杂志采访时曾这样评价他:“罗伯特·默多克是个性别歧视观念极其严重的混球,他对待他的女儿与儿子完全是两种态度。”2014年10月5日,伊丽莎白与马修·弗洛伊德离婚。

面对“窃听门”带来的巨大压力,作为新闻集团老大的默多克决定整顿自己的团队。为了让伊丽莎白重归自己的队伍,他将女儿的Shine电视制作公司买了下来,伊丽莎白被任命为默多克团队的行政顾问。万万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他就将千辛万苦召回自己团队的亲生女儿开除了,原因只是伊丽莎白一句抱怨丽贝卡·布鲁克斯的话,她说:“《世界新闻报》弄到如今这步田地全是丽贝卡这个蠢女人的错!”看来,在默多克心中,谁都能不诋毁他的宝贝丽贝卡,即使是亲生女儿也不能例外。

我们该如何解释默多克表现出的这种陈旧的大男子主义行为?即使已经取得了美国国籍,可默多克骨子里更像是澳大利亚人。人们在这位不断地收购报社与电视台的开拓者与冒险家身上能够感受到澳大利亚人特有的粗鲁、野性以及魄力。默多克小时候在澳大利亚接受了非常严格与传统的教育,10岁时就被送到澳大利亚吉朗文法学校寄宿学习,该学校以其残酷的斯巴达式教育而闻名。在这种残酷甚至是虐待性的教育体系之下,默多克被训练成一个不会表达自己情绪的人。和他的下属在一起时,默多克总会时不时地爆粗口,还会经常给他们讲一些黄段子。《太阳报》有一个特色,该报第3版整个版面都会印刷一些性感的内衣女郎照片,40多年来这一版面总能让早上那些睡眼惺忪的男人们打起精神来。有不少默多克的高层员工认为这样的排版太低俗,有损《太阳报》的形象,建议取消这一版面,而无论大家如何劝说,默多克坚决不同意改版。另外,对于默多克来说,将新闻传媒事业做到极致是他最重要的激情来源,也是他一生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他不会在闲下来时去听古典音乐会,也不钟情于当代艺术,默多克很享受做一个粗线条的人的感觉,他认为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属品,待在家里做家务才是她们的职责所在。

2013年,老当益壮的默多克将他的集团分成了两个部分:21世纪福克斯公司(主要经营影视)与巨头新闻集团(主要经营报业)。默多克的两个儿子统管他的这两大集团,而他的女儿们,无论是普鲁登斯还是伊丽莎白,都没能从中分得一杯羹。最新消息称,在沉寂了这么久之后,丽贝卡·布鲁克斯将重返默多克的新闻传媒帝国并担任要职,可能会全权负责建立默多克基金会,帮助默多克永垂不朽。在“默多克一世”这个时期,丽贝卡·布鲁克斯永远是国王唯一的宠儿。

[译自法国《世界报》]

 赞  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5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