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木英在“红二代聚会”上发言
2014年2月15日,在北京延安儿女联谊会新春团拜会上,会长胡木英说,“马年的到来,大家是否都感到了一股越来越强的清风扑面而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举起了反‘四风’、反腐倡廉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旗帜,向弥漫多年的歪风邪气、向老虎苍蝇们开刀,动真格的了……新一届党中央有了非常好的开局……当然我们也知道,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特别像打虎拍蝇的对象都是党内干部、政府官员。他们掌握执政大权,编织了各种关系网,形成了多个利益集团,盘根错节,千丝万缕的关系,牵一而动百!不像当年打土豪劣绅、日本鬼子、国民党军队那样敌我分明……这场斗争极为复杂艰难,衷心希望我们红二代认清形势……传承弘扬父辈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传递正能量,发现、扶持所有健康力量,不打横炮、不帮倒忙、不信谣不传谣、不干扰党中央的部署,像父辈一样,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抛弃个人的、现在或历史的各种恩恩怨怨,团结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胡木英,胡乔木之女,1941年生于延安。胡乔木被誉为中共党内“四大笔杆子”之首,29岁到毛泽东身边,从助手到“党内一支笔”到“新闻大管家”,宦海沉浮50年,一度销声匿迹,直至邓时代被重新启用。
胡木英的讲话,一石激起千重浪,尤其是“衷心希望我们红二代……不打横炮、不帮倒忙、不信谣不传谣、不干扰党中央的部署”,让外界有了诸多解读,甚至有媒体不惜从外地赴京采访胡木英,并解读这番话的用意何在(由于无关本文主旨,不再赘述)。
其实,京城红二代举行春节团拜,已经成为惯例,笔者数度受邀参加。团拜会上除了演讲还会放映一部红色电影,2014年放映的是红色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2013年则放映了《忠诚与背叛》,还多了一个唱红歌《我是一个兵》的环节。正如张闻天之子张虹生先生赞赏的那样,胡木英女士的组织能力很强,每年在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团拜会都有近千人参加,热情高涨。
从《沁园春·雪》谈起
笔者印象中的胡木英,对毛泽东推崇备至。“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是毛泽东的名作《沁园春·雪》。由于这首词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一些政要大贾又喜将其悬挂高墙,《沁园春·雪》乃成为流传甚广的一首词。曾有人宣称,这首词实为胡乔木所作。
那是2009年前后,有人在网上发帖说《沁园春·雪》是胡乔木的词作。网文言之凿凿地说:“胡乔木在《炎黄春秋》发表的访谈录中说《沁园春·雪》为他原创,毛改动四个字,以毛的名义发表,后据为己有,毛死后,胡乔木公开澄清说《沁园春·雪》是他原创的。在访谈录中,胡乔木还说《矛盾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完全是他执笔写作的,毛泽东只是签个署名而已。《沁园春·雪》公之于世的时间是1945年9月,为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根据《炎黄春秋》《百年潮》的报道,这首词作是胡乔木原创于1942年。刘少奇为了‘包装’毛泽东,就要求是自己秘书的胡乔木,把《沁园春·雪》交给毛泽东。毛改动了四个字‘原驰蜡象’,就成了毛的词作。1945年9月,《新华日报》以毛泽东的名义发表《沁园春·雪》时,把时间‘倒填’为1936年。”
2009年10月初,又有署名为“罗冰”的文章《毛泽东选集真相》在一些论坛及多家海外中文网站被转载,文章称:“《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160余篇文章中,由毛泽东执笔起草的只有12篇”;对于《沁园春·雪》,文中说:“胡乔木提出毛泽东著作中三篇名作《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甚至毛泽东诗词中最有代表性的《沁园春·雪》都是出自他的手笔,并要求恢复用他胡乔木的名字。”
为此,笔者查阅《炎黄春秋》历年杂志,发现并没有这篇访问胡乔木的文章,也未曾发现有人在此发文考据《沁园春·雪》作者。由于上述网文作者没有说明该访谈录发表在《炎黄春秋》何年何期,为防止查阅过刊有纰漏,2014年2月16日笔者致电《炎黄春秋》杂志副总编辑徐庆全先生询问。他很坚定地表示,没有刊发过类似文章。此外,胡乔木从未担任过刘少奇的秘书,“包装”之说子虚乌有。
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党校新闻发言人曾就“毛泽东选集真相”“《沁园春·雪》著作权”进行了回应:“这都是谣言。胡乔木从未提出过要对毛泽东著作的署名问题进行审核。胡乔木生前倒是多次说过,毛泽东经常为他修改文章和其他作品。”
2009年11月10日,笔者就此访问了胡乔木之女胡木英。她是国家工商总局的退休干部,住在高大乔木掩映下的万寿路。这天的北京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很适合谈论《沁园春·雪》的话题——
周海滨:有人说《沁园春·雪》是你父亲写的?
胡木英:不是。父亲没参加过长征,壮丽景观没经历过,这不是凭想像就能写出来的,而且按照父亲的性格,他不会写出主席那样的气魄。
胡木英说,父亲不健谈也不爱聊天。散步时也不大理我们,总是自己想自己的事情。在胡木英看来,父亲的性格是沉默而内敛的。杨尚昆在《我所知道的胡乔木》一文中评价,“他一介书生,清秀文雅……并不说话。”
此后,在多个公开场合,她都强调了《沁园春·雪》不是父亲胡乔木所填词作。在2011年《胡乔木:中共中央第一支笔》的发布会上,又有记者抛出这个问题。她在现场回答说:我记得通过周海滨回应过这个问题,父亲是写不出这样的作品的,这个说法是谣传。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认为“诗者,人之性情者也”。性情温和的胡乔木与《沁园春·雪》的作品性情相距甚远,1946年其夫人谷羽到华东参加土改,胡乔木写下婉约清新的新诗《人比月光更美丽》:“晚上立在月光里,抱着小孩等着妻。小孩不管天多远,伸手尽和月亮玩。忽见母亲悄悄来,欢呼一声投母怀。月光美丽谁能比,人比月光更美丽。”
此外,查阅资料显示,《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丙子年)2月。笔者查阅《毛泽东年谱》,确有1936年2月上旬,毛泽东在陕西清涧县准备东渡黄河时遇大雪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