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6月30日,12岁的法国女孩巴希娅·巴卡里和妈妈乘坐空客A310飞机,去非洲科摩罗看望家人。在即将着陆的几分钟前,这架也门航空公司编号626客机在大风中剧烈地摇摆起来,发动机停止了转动,接着,这架载有142名乘客和11名机组人员的客机一头扎进了印度洋,机身解体。
巴希娅从机舱中被甩了出来,落入了海水里。没有救生衣、食物、饮用水,她紧紧抓着一块飞机残骸,在海水里泡了13个小时,直到一艘私人救生艇救起了她。几天后,她在巴黎的一家医院休养康复后,医院里的一位心理学家宣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巴希娅是那次空难的唯一幸存者。
无论称之为奇迹、巧合或是幸运,“唯一的幸存者”都是十分沉重的字眼。36岁的制片人基·狄更斯2013年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唯一的幸存者》,讲的是几个空难幸存者的故事。“他们都经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狄更斯说,“他们自然而然地会这样想:我成为幸存者是不是天意?我是不是注定要成就一番大事业?”狄更斯本人在少年时代经历过一场车祸,除她之外,同行的几位朋友全部不幸遇难。自身的经历也促使她拍摄这样一部纪录片。她先后采访了3位空难幸存者,后来3人有幸结识,成了“同命相怜”的挚友。下面则是这3位空难幸存者的故事。
事发时间:1985年1月21日
起飞地:美国内华达州里诺市
目的地: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
登机总人数:71人
机组人员死亡:6人
乘客死亡:64人
幸存者:小乔治·拉姆森
我和爸爸登上飞机,找好了座位,我坐好后想睡一觉。没过多久,两个人走到我们旁边,说我们坐了他们的座位。我们没有坐错,但是爸爸回答“好吧”,就和那两个人换了座位。我们的新座位在机舱前部第一排,紧挨着舱壁。
飞机起飞后,最初好像一切正常。突然,机身震颤了一下,开始向右倾斜。情况似乎并不严重,但我从机窗向外望去,发现飞机正疾速下降。扩音器里传来飞行员的声音:飞机即将坠落。此后也就5到10秒内,飞机坠落在地。我们感受到了3次撞击,最后一次摔在了一座停车场上,飞机解体了。飞机坠落地面时时速达到140英里左右,我被甩到了40多英尺外的街道上。
飞机残骸起了火,我想找到其他的幸存者。一个画面永远定格在了我的记忆里,我看到了占据我座位的那个人。他躺在飞机残骸附近的地上,脸朝着着火的方向,双目圆睁,已经死了。假如我没和他换座位,死的人就会是我。
救护车到来后,救护人员把我和另一位幸存者送到了医院。他全身达到3级烧伤,皮肤已经变成了炭黑色。我对他说:“我不信活下来的只有我一个,现在咱们俩都活着,能说说话。”他却回答:“除了你没人活下来。”我不认为他的伤有那么重,但在我们接受治疗期间,我常能听到他痛苦的喊叫声,几天后,他死了。
当我和别人讲起这次灾难给我带来何等的悲痛和黑暗的时候,讲述的过程都是痛苦的。人们第一次见到我时,会不停地看我,觉得我是个与众不同的人。他们会说:“噢,你竟然能活下来,真了不起。”
没有经历过这种事的人,不可能真正体会其中的滋味。在坠机现场,你会看到四周都是逝去的生命,你站在尸体中央,一片茫然:“我怎么会在这里?为何这些人会体无完肤?他们怎么都死了?”
出院后,我回了家。我读完了高中,开始了大学生活。以前我曾梦想过加入空军当一名飞行员,但现在我知道这个梦想已经无法实现。我失去了爸爸,妈妈和姐姐因为这次变故都受了很大的打击,我也一直在痛苦中挣扎着。1986年1月,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生了爆炸,这次空难再次把我带进了抑郁的深渊。我中途辍学,后来搬到了里诺市,现在,我在那里经商。
和我小时候的人生理想相比,现在的生活有些差强人意。我有时候会想,那次空难中的死者家人可能会说:“我失去了亲爱的丈夫或儿子或爸爸。这小子活了下来,他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凭什么他就应该活下来?他至今也没对这个世界做出多大贡献,要是我的爸爸活下来,我的哥哥活下来,肯定能有所作为。”这番情景在我的脑海里出现过无数次,它带给我的不是抑郁就是愤怒,使我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2010年,我去了一趟明尼苏达州,拜访了3位遇难乘客的家人。其实,此前我很害怕这次见面,在开车去明尼阿波利斯市的一路上,我的心里都是七上八下的。我第一个要拜访的人叫萨拉,她在那次空难中失去了妈妈、爸爸和祖父母,那时她刚满6岁。我能想象,那次经历给她造成了何其严重的心理创伤。
来到她家门口,我走了进去,抱住了如今已经30多岁的萨拉,我们寒暄了几句。然后,我们在她家厨房的桌子旁坐了下来,她把一张与父母的合影递到了我的手里。在那一刻,我有了全新的感觉。这话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我在她的房间里感受到了她的家人的存在,仿佛看到他们就站在她的身边微笑着。我感觉自己“大难不死,但是没有后福”的生活在这一瞬间得到了原谅,萨拉很高兴能见到我,我也很高兴见到她。我流下了眼泪,我感觉自己正和萨拉全家人在一起。我在这一刻真实地感受到了放下心中块垒的轻松与爱的力量,那种感觉真的很美妙。
(上世纪90年代搬到里诺市后,小乔治·拉姆森结了婚,有了一个女儿,女儿现在已经18岁。)
事发时间:1992年11月14日
起飞地:越南胡志明市
目的地:越南金兰湾
登机总人数:31人
机组人员死亡:6人
乘客死亡:24人
幸存者:安妮特·赫尔弗肯斯
下文摘自当事人所著《震荡:一个真实的幸存故事》一书。
我们那次航班一共有55分钟的航程,飞到大约50分钟左右时,机身突然剧烈地震荡了一下。我对未婚夫帕斯尔说:“不用怕,只不过遇到了气流。”话音刚落,飞机就一头栽落下去,人们开始惊叫。我伸手去握帕斯尔的手,那是我记得的最后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