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贻琦一句话缘何能挽救一场危机

 2014/12/04 15:35  一念清凉 《做人与处世》  (401)    

  “一二·九”运动发生后,有数千军警闯入清华大学的校园,逮捕了不少学生。在这件事发生之前,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就获知了这个消息,当即把学校的众位领导召集到自己家里商量对策,经过一番讨论,大家最终确定下来尽最大能力减少军警来了之后的骚动以避免学生遭受更大的伤害。

这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最好的策略,可偏偏被学生误解了。在目睹了学校领导层对军警软弱忍让的姿态后,再加上身边的不少同学被军警抓走,他们就怀疑是校方提供了抓捕学生的名单。

这样的怀疑像长了翅膀似的播撒开来,愤怒的学生立刻冲进了校务室,把校务长架到学校的大礼堂前进行审问。很快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梅贻琦,他听后大吃一惊,立刻穿好衣服前往大礼堂。

此时学生们的愤怒正愈来愈烈,面对拒不开口的校务长,不少学生甚至发出了“打”的喊声,眼看着就是一场无辜的流血,梅贻琦恰巧走到。学生们一看是校长,平日里对他还算敬畏,就暂时静了下来。梅贻琦站在学生面前,目光炯炯地望着,至少停了半分钟,才慢悠悠地说道:“要打,就打我!”声音虽然不大,但让学生们愣在了那里,最后他们竟然主动四散开来。

事后有学生是这样解释他们当时的行为的:“梅校长的人格魅力让我们敬服,他的出现让我们明白,学校绝对不会出卖学生,他们对军警那样做一定是为了保护更多的学生。”

一场一触即发的危机,却被梅贻琦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化解掉了,缘由何在?这其实跟梅贻琦平日里为人处世的磊落风格有关,在那样的关头,他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的荣辱,而是替人挨过;想到的不是辩解,而是承受罪责。这种闪动着圣洁光辉的品格,又怎能不会让人敬服不已呢?

(编辑/杨逸)

 赞  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35 −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