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手抄本

 2014/12/03 21:33  张雨 《做人与处世》  (468)    

20世纪50年代,季羡林在北京大学讲授语言学。一天,一个学生向他借一本语言学方面的书。季羡林一下子犯了难,学生要借的这本书是极其珍贵的孤本古籍,如果在翻阅的时候稍有污损,将是不小的损失。但面对学生渴求的目光,季羡林又不忍拒绝,便对他说:“你过一个星期后再来取。”

一个星期后,学生如约来到季羡林的办公室。当他接过季羡林递过来的书时,感到非常意外,这根本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叠达几百页的装订得整整齐齐的信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楷。季羡林歉疚地笑道:“很对不起!我没将原本借给你,是因为原本太珍贵了,我打算以后将它捐给国家。现在这本书我概不外借,怕万一被损坏,以后对国家就不好交代了,我想你一定能理解我的做法。今天给你的是我的手抄本,尽管看起来有些麻烦,但基本上一字不错、一字不落,是可以用的。”学生一听,异常震惊,连连向季羡林鞠躬致谢。

季羡林在拥有一流学术的同时,也依然拥有磊落的胸怀和可贵的谦逊,这才是大师的风范。

 赞  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