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萌动,在我们这个时期是能切身体会到的。因为异性的外貌、性格、品质而产生的好感,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可大多数人都不愿意保留这份好感,而是去揭开这层朦胧的面纱,自觉地躲闪、回避。也因此,我不太相信男女生之间会有纯洁的友谊,所以在心里是一定要将原本纯洁的感情邪恶化的。
在原来的班级,由于各个方面的影响,男生和女生之间基本不讲话,不来往,因为大家都知道,男女生走近一点便会被误会。所以都很自觉地保持一定的距离。
有一次,数学老师讲完一道相对有难度的题目,问有谁做对了,可全班却静得出奇,就我一个人举了手。下课后,我正写着作业,旁边突然走来一个人,高大的身影挡住了我的光线,而且似乎没有要离开的意思。于是,我抬头望了一眼,发现是班里一个学习较好的男生,手里拿着作业本和笔。他先开口了:“你可以教我那道题的解法吗?老师课上虽然讲解了,但是我还是不懂。”
我犹豫着到底要不要教他,如果教了,被同学们误会怎么办?如果不教,好像不太好吧。看他皱着眉头,似乎很急切地想知道答案,而且马上又补充了句:“可以吗?”我大脑瞬间短路了,这个过程太煎熬了,虽然只有几十秒钟,但内心的斗争却很激烈。最终,我还是坦然地接受了请求,开始讲解。这时候后面的男生纷纷起哄,喊着“哎哟”“不得了”“有点雷人”,害得我整个思路都乱了。但是他面不改色,一点不理会后面男生的起哄,一心只想解出这道题。我觉得,我们只是在讨论题目,没有什么不正常的,如果我因此而生气,不是会让别人更加误会嘛!刹那间,我思路又重新清晰了起来,有条理地讲完了那道题。他说了句:“谢谢!”然后就走了。后面的男生也不吵了。我发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平时一样讲道题目嘛。从那以后,班里男女生之间来往多了起来。我有什么不懂的也经常请教那位男生,他也很乐意帮忙。学习上是这样,生活上他也同样帮助我。他是走读生,偶尔我的家人要带东西给我,是他帮忙的;有时学校里有什么买不到的东西,我也会托他帮我买。
现在,分班了,我们不在同一个班,有一次遇到的时候,他看着我微微一笑:“最近还好吧?你头发又长了,记得去剪!”我顿时觉得好温暖,身边的女同学都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他却注意到了。
其实男女生之间偶尔的问候、平常的关心有什么不好呢?为什么大家,包括之前的我不肯相信这一点?为什么非要把这么纯洁的情感玷污了呢?
我终于读懂了蓝颜,你读懂了吗?
(指导教师刘仲思)
(责编李圣红)